原标题:是保险经纪不是公益组织,上市后的水滴如何往下走?
图片来源:水滴公司
记者 | 伍洋宇
“水滴公司是一个新生事物,有着比较创新的模式。任何新的模式刚出现,都很难避免产生误解。”水滴公司创始人兼CEO沈鹏表示。5月7日这天他忙到凌晨四五点才入睡,约莫九点就又起来了,今天有太多的事情等着他去答疑解惑。
当晚9点半,水滴公司在美国纽交所敲钟上市,发行价为每股12美元,开盘报10.25美元/股,跌幅为14.6%;收盘报9.7美元/股,跌幅扩大至19.2%,市值为38.23亿美元。
就上市本身而言,与其说这是水滴公司的一次公开融资,不如说是它取得外界更透彻理解的窗口。
图片来源:水滴公司
投资人都为水滴公司的成功IPO感到高兴,这家成立于2016年的公司,带着深厚的美团系创业背景、选对了赛道、获得了较快的成长速度,只用了大概五年时间便走到了这一重要节点。
对于普罗大众而言,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却可能看不到水滴公司的种种优势和所谓成功。因为旗下“水滴筹”业务的公益性质和广范普及程度,C端用户对这样一家公司的挣钱、盈利及上市,仍然有些敏感,或者说抱有偏见。
沈鹏则正式回应了外界有关商业和公益的误解。
在上市前的媒体采访中,他对界面新闻表示,水滴筹是水滴公司旗下的一项业务,互联网大病筹款工具,也是一个个人求助平台。作为平台方,水滴筹承担运营成本并不收取费用,“但它不是公益,而是我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
当然,水滴筹与水滴公司的商业模式也不能说全然无关。通过水滴筹和已经停止服务的水滴互助两条业务线,获取关注大病、健康的流量,再引导至线上保险服务水滴保,是水滴公司在2017年就打通并逐步验证的一条转化思路。
只不过这条通路已经有所改变。
据水滴公司招股书,在2018年,水滴保业务FYP(首年保费)中来自水滴筹和水滴互助的流量贡献占85.1%,在2019年,这一数字便大幅下降至35.4%。2020年,内部流量占比更是仅为16.6%,另有38.5%来自自然流量和平台用户复购,44.9%来自第三方渠道流量。
直白地说,在内部,水滴筹、水滴互助与水滴保之间那种类似“利益输送”的关系正在被削弱。
对于公司而言,这一变化也是利弊相依。3月31日,水滴互助正式关停,有报道援引接近水滴公司人士称,此举或是为公司赴美上市排除不确定性因素。这也引起了外界的关注,水滴公司的自有流量池是否会受到影响?
水滴公司联合创始人、保险保障事业群总经理杨光表示,从业务角度而言,水滴互助虽然关停,但平台仍在保持运营,过去所提供的互助形式保障未来将以商业保险、医疗健康服务来替代。
“互助计划正式关停大概一个月,无论从后台用户反馈,还是从用户运营角度来看,整体的趋势是较为正向的,并没有对我们用户产生什么实际的影响。”杨光说。
他认为,虽然外界有评论认为从外部渠道获客并不健康,但对于平台而言,通过不同渠道吸引用户、将其留存进而转化为付费用户,从商业角度来说跟内部场景转化效果是一样的。“核心上我们是TO C的平台,更关心这个用户沉淀在哪个平台上。”
根据水滴公司招股书,2018年至2020年,水滴公司实现营收2.38亿元、15.11亿元、30.28亿元,年化复合增长率为257%,2020年同比增长100.4%。作为主要收入来源,水滴公司的保险佣金在过去三年分别为1.22亿、13.08亿和26.95亿,在总营收中占比分别达51.3%、86.6%、89.1%。
这意味着,保险佣金不仅是水滴公司的主要收入,并且地位越来越重要。这的确验证了沈鹏及其创始团队的商业化思路,但也很难让人不对其单一化的创收来源抱有顾虑。
在杨光看来,根据全国医疗费用及病患自费比例,从医疗资金方向切入的互联网保险仍有较大市场机会。“未来公司收入来源会更多元化,但当前阶段(未来几年)还是更聚焦在商业保险这个领域。”杨光表示。
进入新阶段,水滴公司将要直面估值和盈利两大投资者考量指标。就估值而言,水滴公司投资人蓝驰创投董事总经理曹巍认为,虽然传统保险公司在二级市场常常面对低估值等问题,但看待水滴未来的价值百科需要新视角,“因为水滴的增速和业务体量可能都是这些公司的几倍或者是几十倍。”
不过,亏损可能是水滴公司将要持续面对的一个拷问。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水滴公司净亏损分别为2.09亿元、3.22亿元以及6.64亿元;调整后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亏损分别为1.4亿元、1.59亿元及2.47亿元。
水滴公司方面表示,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实际盈利时间表。“盈利并不是我们目前最优先考虑的问题,当前我们更加关注业务发展的速度和健康度。”杨光说。
责任编辑:潘翘楚
原标题:是保险经纪不是公益组织上市后的水滴如何往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