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财经网
您当前的位置:高峰财经网资讯正文

台湾康师傅解散被误读 大陆康师傅躺枪

文/潘越云来源:新浪财经2017-09-07 20:40:42  查看次数:7625  

  台湾康师傅解散被误读 大陆康师傅躺枪

  来源:法治周末

  戴蕾蕾

  事件概述

  1月2日晚开始,台湾康师傅解散的消息刷爆朋友圈。中新社台北1月2日证实,顶新集团旗下台湾康师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自2017年1月1日起解散。

  看到台湾康师傅清算解散的消息,很多消费者想到的是康师傅解散了。甚至有消费者在朋友圈留言称,看到康师傅解散赶紧买了两盒方便面储存起来。

  2日晚间,康师傅控股相关人士连夜向媒体发出澄清声明,表示台湾康师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为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子公司,经营范围仅限中国台湾地区,主营业务是方便面生产设备的租赁和进口,不涉及任何食品生产经营。

  顶新集团公共事务室副总经理贾先德2日晚表示,台湾康师傅公司解散对聚焦大陆市场的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的营运及财务没有任何重大影响。

  据台湾媒体当晚报道,贾先德此前表示,台湾康师傅过去业务仅是进口生产设备,并出租给味全公司委托生产。2015年爆发油品事件后,台湾已不再生产销售康师傅方便面,公司基本上已无任何实质营运业务,因此董事会决定依法办理公司解散清算事宜。

  尽管康师傅控股对此事紧急作了澄清声明,但此事在网上引发舆论热议,有分析人士称,台湾康师傅解散并不影响大陆康师傅的业务开展,然而天下康师傅本一家,台湾康师傅的解散又何尝不是其品牌影响力衰减的一个表现呢?

  媒体趋势分析

  1月1日,台湾康师傅被关闭的消息传出后,事件热度持续走高。台湾当地媒体最早发声,随后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参考消息》、澎湃新闻、财新网等媒体纷纷报道,新浪、网易、和讯网、凤凰网、腾讯财经等多家门户网站转载相关报道内容。

  舆论热度在3日达到峰值,相关新闻报道2325篇,以财经媒体报道为主。谈论此事的微博数量在1月3日超过10000条。

  随后舆论度开始下降。

  数据显示,在采集的数据构成类型中,占比最大的是微博,排在第二的是新闻报道。

  根据“法治周末谷尼舆情监测中心”新媒体大数据平台“新微邦”提供的数据,自1月1日至1月8日,“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和“冯站长支架”等相关推文阅读量排在前列。

  关于“台湾康师傅被解散”的话题,“崔永元”“人民日报”“华西都市报”有关此事的微博转发数和评论数较多。

  关键词“康师傅”在微指数上的整体趋势在近半月出现了三个峰值,第一个小峰值是在2016年12月19日,第二个峰值是在2016年12月27日,最大峰值出现在2017年1月1日,也就是官方宣布解散台湾康师傅这段时间,总体来看,PC端和移动端的数据与整体趋势相仿,在官方宣布解散台湾康师傅这段期间出现峰值。

  网友观点倾向性分析

  网友观点大体上分为四类:

  1、对于康师傅地沟油事件的回溯

  网友“草根寻前”:胡乱写啊,是因为卖地沟油食品被人抵制,在台湾开不下去了好不好,现在专卖地沟油食品毒害大陆人了,你还在弄情怀,你傻啊?

  网友“不成样子”:台湾人抵制康师傅,大陆人对康师傅用地沟油无动于衷。有点可怕!

  2、对于旧味道的怀念

  网友“”Cat_her_ine:再也吃不到康师傅方便面了怎么办?

  网友“纳斯卡_Nazca”:每天一包康师傅的人要怎么活啊!我的红烧牛肉,我的香辣牛肉,我的老坛酸菜!以后难道每天都得改叫外卖了吗!

  网友“Leon_曹瑾”:康师傅解散了?我的天,我热爱方便面啊!

  3、对顶新企业的争议

  网友“努力的过着悠闲的生活”:顶新是台企,康师傅只是顶新旗下的企业,还有中国的全家有顶新的控股,中国摆脱不了这家黑心企业。

  网友“鸿逊鼎泽”:顶新集团生产方便面的叫顶益公司,在天津,不知道就不要乱说话,谢谢!

  4、调侃大陆康师傅

  网友“iamyourBiggestFan”:台湾不爱吃地沟油我们还不卖了呢,大陆放心,你们的地沟油管够……

  网友“吸血鬼不怕辣椒水”:台湾人民身体素质太差,吃点地沟油就吃不动了?害得人家都关门了,没点公德心。还是我们大陆人结实啊,妥妥滴养活了各种食品公司。

  网友“肉末炒饭”:同样是康师傅,只能说大陆的食品安全工作比台湾做的好!欧耶!

  媒体观点分析

  各家媒体从不同角度对台湾康师傅解散事件作出了报道,有的媒体重点对事件本身进行了报道,对康师傅控股的澄清公告内容进行转述;有的媒体则从这一事件折射出的方便面行业发展问题进行分析;有的则把此事与食品安全问题联系起来进行了分析。

  微博大V@崔永元于4日发布博文“台湾康师傅因为用地沟油,彻底垮台了。大陆康师傅因为坚决不用地沟油,继续健康发展”。反讽语气引发大量网友评论调侃大陆康师傅食品质量安全。

  《21世纪经济报道》发布题为《台湾康师傅遭清算方便面市场如何止跌?》报道称方便面市场连年下滑已不新鲜,除却“经济下行”“消费升级”“渠道改变”等外在因素,坐拥高市场份额的康师傅、统一等公司竞争日益激烈。报道引用相关专家的观点称,从市场策略来看,康师傅的策略过于保守,“与消费者的互动偏少。这两年很多品牌通过大型综艺节目、娱乐营销、粉丝营销的模式开展市场销售,但康师傅更多的还是利用传统的代言人或是硬广的方式,这对于当今新生代的消费者来说提供不了品牌联想、难以产生购买欲望。”

  《参考消息》发布题为《台湾康师傅解散外媒:大陆企业雄起》报道称,康师傅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以泡面及包装水为主,每年获利都在4亿美元以上;但随着大陆方便面市场渐趋成熟,包装水又竞争激烈,毛利率逐年滑落。

  《澎湃新闻》发布题为《台湾康师傅的倒掉,是食品安全的一面镜子》文章称,台湾康师傅的命运,体现了民意的力量。不诚实守信、食品安全不过关的企业,迟早要付出代价。虽然,大陆的康师傅和台湾康师傅在法律上属于不同主体,但是品牌是一个。要树立起自己品牌的公信,要重新赢回消费者的心,需要的是用良心做食品。

  文章称,食品安全说起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如果能维护好规则就没那么难,比如,让违反规定的企业和个人付出足够重的代价。台湾康师傅的倒掉,归根结底是咎由自取。希望它可以成为食品安全的一面镜子,让其他企业和康师傅自己记住教训:在食品安全上动歪脑筋,就该遭到“绝罚”。

  《每日经济新闻》就台湾康师傅解散评价到:“消费者和市场都是有记忆的,保证食品以及各类产品质量安全,仍然也将长期是企业必须坚守的底线。”

  舆情点评

  尽管如康师傅控股所发出的澄清声明所言,此康师傅非彼康师傅,台湾康师傅解散并不影响大陆康师傅的业务开展,然而也要看到,这个以做方便面而妇孺皆知的品牌日子并不好过,那个70、80乃至90后几代人记忆中的红烧牛肉面正逐渐远离人们的视野。

  尽管中国方便面消费依旧名列世界榜首,但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外卖市场的高速发展,给方便面厂商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国内方便面市场份额连年下滑。事实上,方便面已经成为不健康食品甚至是“垃圾食品”的代名词,人们对方便面食用量已经大为降低,康师傅当然不能幸免。消费升级带来市场格局的巨大变化,企业只有顺应市场的变化,与时俱进,才有可能获得新的生存空间。

  除了市场环境变化之外,“地沟油”事件也是康师傅一道绕不过去的坎。2014年9月,康师傅承认公司部分产品使用了地沟油作为原料的劣质猪油,加之其母公司顶新集团接连爆发的其他劣质油问题,引发舆论强烈抗议。这成为压垮台湾康师傅的关键转折点。一位不愿具名的食品行业观察人士认为。“虽然康师傅已经尽量撇清关系,降低味全黑心油事件对自身的负面影响,但最近两年消费者的信心已经受到影响,康师傅本身也一直处于负面舆论的旋涡之中。”

  消费者是有记忆的,有美好的记忆,也有不快的记忆。很多70、80后都曾有过一碗红烧牛肉面的记忆,那种感觉让人久久回味;然而也有康师傅地沟油的记忆,那恶心令人难以淡定。不只是康师傅,双汇瘦肉精事件、麦当劳过期肉事件、饿了么黑作坊事件,每一次质量安全事件都深深地刻印在消费者的记忆中。有句古话说,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一次次负面事件效应的累加,最终将成为压垮企业的不可承受之重。

  这也提醒包括康师傅在内的广大企业,要想获得消费者的“真爱”,不能仅仅把眼光盯在钱上,而忽视了消费者的感受。只有不断追随消费升级的脚步,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用高质量的产品给消费者留下美好的记忆,才可能博取消费者的认可。塑造一个创新、安全、负责的良好企业形象,对于企业来讲无疑是其生命力之所在。